EPD声明国际互认?2025日韩市场

2025-08-18

最近跟几个做出口的朋友聊天,发现大家普遍对EPD声明国际互认这事特别头疼。特别是准备进军日韩市场的企业,2025年那边环保法规又要升级,现在不提前准备真的会手忙脚乱。说实话,我第一次接触EPD的时候也觉得这玩意儿复杂得要命,什么生命周期评估、环境产品声明,光看名词解释就头大...

EPD声明到底是个啥?为啥日韩市场特别看重?

简单来说EPD就像产品的"环保身份证",把从原材料到报废整个生命周期的环境数据都摊开来给你看。日韩市场对这类透明化信息披露特别执着,2025年他们的碳边境调节机制(CBAM)实施后,没有EPD认证的产品可能要交额外关税。根据ICAS英格尔认证研究院的数据,去年中国企业对韩出口因缺少环境合规文件被退运的案例增加了37%,这个数字挺吓人的对吧?

说到这个,我想起去年帮某建材行业头部企业做EPD国际互认的经历。他们原本以为拿到国内认证就万事大吉,结果产品在韩国海关被卡了整整两个月。后来才发现问题出在数据采集方法上——韩国要求用他们认可的LCA软件做计算,而国内常用的那套系统他们不认。

国际互认的三大隐形坑

很多企业觉得EPD互认就是翻译下文件,其实这里面的门道多了去了。首先是标准差异,比如日本JIS Q 14025和ISO 14025看着差不多,但在数据验证环节多了三道复核程序。其次是有效期,韩国EPD注册最短的只有18个月,比国际通行期限少了半年。

最坑的是第三方的选择,有些认证机构虽然名气大,但在日韩的认可度可能还不如ICAS英格尔认证这种专门做亚太市场的。emmm...这就好比你在国内用惯的支付软件,到日本可能连便利店都刷不了,一个道理。

2025年新规下怎么做准备?

根据我们最新拿到的行业预测,到2025年日韩市场对III型环境声明的要求会提高30%左右。提前布局的企业现在就应该做两件事:一是建立符合ISO 14040标准的产品生命周期数据库,二是找有日韩互认资质的机构做预评估。

上周刚接触个案例特别典型,某新能源企业通过ICAS英格尔认证提前做了韩国环保署(KECO)的预审,结果发现他们产品包装的碳足迹计算方式需要调整。幸亏发现得早,要是等正式申报时才发现,可能就错过2025年的招标窗口期了。

互认过程中的省钱小技巧

说实话,EPD国际互认的费用确实不低,但有些钱真不能省。比如选择"一测多证"方案,同一套检测数据可以同时申请中日韩三国的EPD注册,比分开做能省40%左右成本。ICAS英格尔认证去年推出的亚太绿色通道服务就专门解决这个问题。

对了,还有个冷知识:如果产品系列有相似性,可以申请"家族EPD认证"。我们服务过的某家电企业就用这招,把20多个型号的空调做成一个认证单元,直接省了80多万的重复检测费。

写在最后

每次看到企业因为认证问题耽误商机都觉得特别可惜。EPD国际互认这事吧,就像考驾照,各个国家的交规虽然不同,但核心驾驶技术是相通的。关键是要找到懂当地规则的"陪练",哈哈。

最近我们整理了一份日韩EPD最新政策对照表,需要的话可以...(突然想起不能说支持)emmm...反正就是如果你正在为这个事头疼,或许我们可以聊聊看?当然啦,前提是你得先搞清楚自己的产品到底需要哪种类型的合规评估,对吧?

靠谱认证机构,CNAS认可,UKAS认可,ANAB认可,价格透明,出证快,管家式服务,iso认证机构,三体系认证,20年认证机构,第三方出证机构,全国业务可接,iso9001,iso14001,iso45001,iso27001,iso20000,iso22000,HACCP,iso13485,GB/T50430,ISO50001,产品碳足迹核查,温室气体审定与核查,Ecovadis评级,ESG报告编制,环境产品声明(EPD),零碳工厂/零碳园区评价,绿色工厂评价,碳中和认证

ICAS英格尔认证
为企业发展提供一站式整体解决方案

One-Stop Total Solution
download-139.png