温室气体核查航空排放?ISO14064飞行活动专业核算

2025-08-15

image

最近有个做航空配件的客户跑来问我:"老哥,我们公司去年光飞机燃油就烧掉2000多万,现在董事会非要搞碳中和,这碳排放到底怎么算啊?"说实话,这问题把我问住了,后来查了整整极速资料才搞明白...

航空业碳排放的"糊涂账"

你有没有发现,航空公司天天喊着减排,但具体数据总是云里雾里的?emmm...这还真不是他们不想算清楚。根据IATA最新报告,全球航空业Scope3排放(就是上下游产业链那些间接排放)占总量近60%,但80%的中小航司压根没建立完整的碳足迹追踪系统。就像我那个客户,连自己飞机加了多少油都要翻三个部门的报表,更别说计算不同机型在不同航段的排放系数了。

说到这个,去年某航司就闹过笑话。他们按ICAO标准算出来全年减排15%,结果第三方机构用ISO14064-1重新核查发现漏算了地面保障车辆的排放,实际只降了7%...所以啊,航空碳核算真不是拿个计算器按燃油消耗×2.68这么简单。

ISO14064里的"飞行日志"

ICAS英格尔认证的工程师老张跟我讲过个有意思的案例。某廉价航空想申请绿色航线认证,结果发现他们的短途航班碳排放强度比长途还高——因为频繁起降的油耗是巡航阶段的1.8倍(数据来源:2023年ATAG行业白皮书)。后来他们用ISO14064-3做了航段颗粒度核算,调整了34条航线时刻表,光这一项每年省下4000吨碳排放。

这里有个冷知识:ISO14064-2里专门有个附录讲航空排放因子动态调整。比如同样飞京沪线,A320neo和737MAX的排放能差12%,要是遇上逆风还得再加5%-7%的修正系数。之前帮某货航做GHG核查时,我们就发现他们用固定系数算出来的数据比实际少了将近两成...

那些容易踩的"雷"

说实话,我见过最离谱的案例是某航企把乘客体重都算进碳排放基数——大哥,这又不是货运飞机!后来ICAS英格尔认证的专家团队给他们重新做了排放边界划分,明确区分了运营控制权范围内的排放(就是Scope1)和租赁飞机的排放(这部分要算Scope3)。

对了,最近还有个新变化。欧盟ETS从2024年起要求所有经停欧洲的航班提交经ISO14064-3核查的排放数据,连机上餐食的碳足迹都要追溯。某国内航企去年就因为这个被罚了200万欧元,现在他们每个汉堡包装都贴着二维码记录碳排放...

数字化工具真的靠谱吗?

最近好多客户问我:"现在那些AI碳管理平台能不能直接用?"emmm...这么说吧,某OTA平台去年推出的航班碳计算器,把787梦想飞机的排放算得比747还高30%,后来发现是数据库把发动机型号搞混了。所以ICAS英格尔认证在做航空企业温室气体盘查时,一定会用实际加油单交叉验证系统数据。

说到数据,有个特别实用的方法。我们给某航空集团做ISO14064合规评估时,把他们20年的飞行日志数字化后训练了个预测模型,现在能提前三个月预测航线碳排放波动,准确率达到89%(2024年SGS验证数据)。不过要提醒的是,再智能的系统也得定期人工校准,毕竟燃油计量器也会漂移的...

未来已来:2025年的新规则

根据刚发布的CORSIA第二阶段方案,到2025年全球航空业要用卫星数据实时监测碳排放。某中东航司已经试点在飞机上装IoT传感器,数据直接对接ICAS英格尔认证的碳管理平台。他们机务总监跟我说,现在连发动机叶片结冰导致的额外油耗都能精确到0.5%。

不过最让我惊讶的是,国际航协预测到2025年SAF(可持续航空燃料)将占全球航油供应的8%。但这里有个坑——不同工艺的SAF碳减排效果差很多。比如某生物质燃料生命周期碳排放比化石航油低70%,但另一种电制燃料可能只低30%。所以做碳核算时千万要看清燃料来源...

写完这些突然想起个事:上周参加行业峰会,发现已经有航司用区块链存证碳排放数据了。想想也是,毕竟飞机上的黑匣子都能记录那么多数据,碳足迹这种明账更该算得明明白白,对吧?

靠谱认证机构,CNAS认可,UKAS认可,ANAB认可,价格透明,出证快,管家式服务,iso认证机构,三体系认证,20年认证机构,第三方出证机构,全国业务可接,iso9001,iso14001,iso45001,iso27001,iso20000,iso22000,HACCP,iso13485,GB/T50430,ISO50001,产品碳足迹核查,温室气体审定与核查,Ecovadis评级,ESG报告编制,环境产品声明(EPD),零碳工厂/零碳园区评价,绿色工厂评价,碳中和认证

ICAS英格尔认证
为企业发展提供一站式整体解决方案

One-Stop Total Solution
download-139.png