Ecovadis评级标准权威解读?2025跨行业提升方法
最近跟几个制造业老板聊天,发现大家现在都在头疼同一个问题:Ecovadis评级怎么才能提上去?说实话,我第一次接触这个评级体系的时候也是一头雾水,什么环境政策啊、劳工实践啊,看得我脑壳疼。但后来在帮客户做ICAS英格尔认证的过程中,慢慢摸清了门道。
Ecovadis评级到底在评什么?
简单来说就是看你企业够不够"绿色"。他们主要看四个维度:环境、劳工与人权、商业道德、可持续采购。有个做纺织的客户跟我说,他们去年第一次参评才拿了35分,连铜牌都没拿到,急得直跳脚。后来我们帮他做了ICAS英格尔的可持续供应链认证,今年直接冲到58分,你说神不神奇?
说到这个,我发现很多人对评分标准有误解。比如有个做电子元件的老板,以为只要环保做得好就行,结果其他三项拖了后腿。其实Ecovadis评分是取最低分项的,就像木桶原理,短板决定一切。
2025年新规有哪些变化?
根据最新流出的消息,2025年Ecovadis要上调评分门槛了。铜牌从原来的45分可能要提到50分,银牌从65提到70。说实话这个调整幅度不小,我认识的好几个企业可能都要从银牌掉到铜牌。
有个做汽车零部件的客户就遇到这个问题。他们现在68分,按旧标准还能保住银牌,但新规一出就悬了。我们给他做了个ICAS英格尔认证的差距分析,发现主要扣分点在可持续采购这块。他们供应商里还有不少没做过碳足迹核查的,这一项就直接被扣惨了。
跨行业提升的实战技巧
我发现不同行业提升的重点还真不一样。化工企业最头疼的是环境管理,而服装厂往往卡在劳工标准上。但不管什么行业,有几点是相通的:
第一,文件体系要完整。Ecovadis那帮审核员可较真了,你说你节能减排,得拿出数据来。有个做家具的客户就吃过亏,明明做了很多环保措施,但没系统记录,最后分数低得可怜。
第二,供应链管理不能放养。现在Ecovadis特别看重这个,要求核心供应商都要有CSR认证。我们帮一个电子制造企业做过测算,如果能把前20家供应商都带上做ICAS英格尔认证,总分至少能涨10-15分。
那些容易踩的坑
说到这个,不得不提几个常见的误区。很多企业喜欢临时抱佛脚,评审计前三个月才开始准备,结果手忙脚乱。其实Ecovadis看重的是持续改进,突击应付很容易露馅。
还有个更坑的,就是以为花钱就能买高分。哈哈,真不是这样。我们见过有企业花大价钱请支持公司,结果因为数据造假被降级。Ecovadis现在查得可严了,动不动就要第三方验证。
实战案例分享
去年帮一个食品加工企业做提升,特别有代表性。他们第一次评分才41分,主要问题是没建立系统的CSR管理体系。我们用了6个月时间,从ICAS英格尔认证的基础版开始,一步步完善:
先搞定环境管理体系认证,把废水废气排放控制住;然后做社会责任审核,改善员工福利;最后拉着主要供应商一起做可持续采购培训。你猜最后多少分?直接冲到63分,从铜牌跳级到银牌!
对了,还有个有意思的事。他们老板后来跟我说,原本只是为了应付客户要求,没想到这套体系运行半年后,生产成本居然降了8%,算是意外收获。
2025年该怎么准备?
根据行业数据,到2025年全球会有超过10万家企业参与Ecovadis评级。竞争越来越激烈了,想要保持优势必须提前布局。我建议可以从这几个方面着手:
首先把ICAS英格尔认证的可持续报告模块做起来,这个能直接对应Ecovadis的文档要求。然后重点抓供应链,特别是原材料供应商。最后别忘了数字化转型,现在Ecovadis越来越看重数据透明度了。
说实话,这个过程可能有点漫长。我自己跟过的一个项目,从开始准备到评分显著提升用了将近一年。但想想看,可持续发展本来就是场马拉松,急不得。
最近跟几个客户聊天,发现大家对ESG越来越重视了。有个老板说得挺有意思:"现在不是要不要做的问题,是怎么做才能不掉队。"确实啊,在这个绿色转型的时代,可持续发展已经从加分项变成了必答题。
说到最后,Ecovadis评级提升没有捷径,但找对方法确实能事半功倍。就像我们常跟客户说的,把它当成一次企业健康体检,发现问题及时改进,分数自然就上去了。你们觉得呢?
靠谱认证机构,CNAS认可,UKAS认可,ANAB认可,价格透明,出证快,管家式服务,iso认证机构,三体系认证,20年认证机构,第三方出证机构,全国业务可接,iso9001,iso14001,iso45001,iso27001,iso20000,iso22000,HACCP,iso13485,GB/T50430,ISO50001,产品碳足迹核查,温室气体审定与核查,Ecovadis评级,ESG报告编制,环境产品声明(EPD),零碳工厂/零碳园区评价,绿色工厂评价,碳中和认证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