产品碳足迹核查如何申请?企业轻松实现的7个解决方案

2025-07-14

image

最近好多制造业的朋友都在问我,产品碳足迹核查到底该怎么搞?说实话,第一次接触这个概念的时候,我也是一头雾水。直到去年帮一家电子元器件企业做ISO 14067认证,才发现这事儿真没想象中那么难。

为什么企业都在关注碳足迹?

你们发现没有,现在大客户招标动不动就要看碳足迹报告。欧盟那边2023年就开始搞碳边境税了,国内十四五规划也明确要求到2025年重点行业碳排放强度要下降18%(数据来源:国家发改委)。我有个做汽车零部件的客户就吃过亏,因为拿不出碳足迹数据,差点丢了笔800万的订单。

说到这个,ICAS英格尔认证的专家老李跟我说,他们最近接的碳足迹核查项目比去年翻了一番还多。特别是那些要做出口的企业,现在没个产品碳足迹认证,在国际市场上真的挺难混的。

7个实用解决方案

第一个办法特别实在 - 先做个碳盘查。就像减肥得先称体重一样,你得知道自家产品从原料到出厂到底排了多少碳。有个做包装的客户用了我们的生命周期评估LCA工具,才发现原来运输环节的碳排放占了快40%,后来调整物流方案直接省了15%的碳成本。

对了,说到数据采集,很多企业卡在供应链数据这块。其实现在有智能化的碳管理平台可以自动抓取能耗数据,比人工记录靠谱多了。我们给某家电企业部署的碳足迹管理系统,3个月就把数据采集效率提高了70%。

ISO标准到底怎么用?

ISO 14067这个标准看着厚,但核心就三点:边界要划清、数据要准确、计算要规范。我之前帮一家服装厂做认证,他们非要把门店用电都算进去,emmm...这就属于边界划得太广了。后来按标准调整后,整个认证过程顺利多了。

说到标准,不得不提PDCA循环。有个做建材的客户特别逗,第一次听说要持续改进时直摇头:"我们过了认证不就行了?"结果第二年复审发现碳排放不降反升,这才明白碳管理是个长期活儿。

数字化转型真香

去年接触了个特别有意思的案例,某机械制造企业上了我们的数字化碳足迹平台后,不仅核查时间从2个月缩短到2周,还意外发现了几个工艺优化点。他们的技术总监后来跟我说:"早知道这么方便,我们三年前就该搞这个。"

哈哈,说到数字化,现在很多企业还在用Excel算碳排放。不是说不行,但万一哪个公式错了,整个报告都得重来。我们有个客户就因为这个,差点错过项目申报截止日期。

供应链怎么管?

说实话,供应链碳数据收集是最头疼的。有家食品企业为了要上游的碳排放数据,差点跟供应商吵起来。后来我们帮他们设计了分级管理制度,对核心供应商提供碳管理培训,现在80%的供应商都能按时提交数据了。

说到这个,有个小技巧特别实用 - 把碳数据要求写进采购合同。某新能源企业就这么干的,现在他们的二级供应商都开始主动做碳盘查了。

人才培训不能少

我之前遇到个特别典型的案例,企业花大价钱买了碳管理软件,结果员工不会用,最后成了摆设。后来他们派了3个人来参加我们的碳管理师培训,现在不仅能独立完成碳核算,还发现了新的减排空间。

对了,现在很多高校都在开碳中和相关专业。有个客户直接从学校招了个应届生,半年就成长为碳管理骨干,这投资回报率比买设备还高。

政策红利要抓住

2024年各地都在出碳减排补贴政策,有个做家具的客户通过我们的政策解读服务,成功申请到了50万的技改补贴。他们老板后来跟我说:"早知道政府给这么多支持,我们早就该做碳足迹认证了。"

说到政策,最近有个新动向很有意思。某些工业园区开始搞碳足迹标签试点,产品贴上碳标签后,在园区内可以优先采购。我们有个客户就是靠这个,订单量增加了20%。

写在最后

做了这么多碳足迹项目,最大的感受是:这事儿看着复杂,其实就像学骑自行车,开始可能会摔几跤,但一旦掌握了方法,后面就越做越顺了。你们有没有遇到过特别有意思的碳管理案例?欢迎在评论区聊聊~

对了,ICAS英格尔认证的技术团队最近研发了个碳足迹快速诊断工具,10分钟就能出个初步报告。有需要的朋友可以试试看,至少能知道自家产品在行业里是什么水平。

靠谱认证机构,CNAS认可,UKAS认可,ANAB认可,价格透明,出证快,管家式服务,iso认证机构,三体系认证,20年认证机构,第三方出证机构,全国业务可接,iso9001,iso14001,iso45001,iso27001,iso20000,iso22000,HACCP,iso13485,GB/T50430,ISO50001,产品碳足迹核查,温室气体审定与核查,Ecovadis评级,ESG报告编制,环境产品声明(EPD),零碳工厂/零碳园区评价,绿色工厂评价,碳中和认证

ICAS英格尔认证
为企业发展提供一站式整体解决方案

One-Stop Total Solution
download-139.png