ICAS英格尔《CBAM 白皮书》发布!中国出口企业应对碳关税的行动指南
2025年,欧盟碳边境调节机制(CBAM)将正式进入实施阶段,这一被称为“碳关税”的政策正在倒逼全球制造业加速脱碳。对于中国企业而言,如何在政策过渡期内做好准备,规避未来可能的高额碳税成本,成为每个出口企业必须面对的课题。
ICAS英格尔认证近期进行了一场关于CBAM政策解读的直播,深入剖析了这一机制的政策逻辑、实施路径及企业应对策略。今天,我们将直播核心内容整理成文,并结合ICAS英格尔认证最新发布的《CBAM白皮书》,为企业提供一份清晰的行动指南。

图源:ICAS英格尔认证发布的《CBAM白皮书》
CBAM政策解读,时间表与实施路径
CBAM的核心在于将欧盟内部的碳定价机制延伸至进口商品,迫使第三国承担等量的碳成本。简单来说,即使企业在国内未支付碳价,也需按欧盟标准补齐差额。这一政策不仅是欧盟应对碳泄漏的手段,更是全球贸易规则与气候治理机制深度耦合的体现。
根据政策时间表,CBAM将分三阶段实施:
过渡准备期(2023年10月-2025年12月)
企业需按季度提交进口商品的隐含碳排放数据,但暂不征收碳税。
配额递减期(2026年-2033年)
同步实施CBAM证书购买义务与EUETS免费配额削减机制,形成碳成本“双轨衔接”。
全面覆盖期(2034年起)
完全取消免费配额,所有相关商品需按欧盟碳定价支付碳成本。

图源:ICAS英格尔认证发布的《CBAM白皮书》
ICAS英格尔认证的相关研究人员温博在直播中总结道:"过渡期是企业建立碳数据体系的黄金窗口期,一旦错过,2026年起出口成本可能飙升10%-35%。"
短期合规生死线,长期绿色竞争壁垒
“数据合规不是选择题,而是生存题。” 温博在直播中提到。
从短期来看,CBAM 给企业带来了合规成本陡增与数据管理危机。一方面,监测体系缺位和默认值动态调整,使得企业无法提供符合欧盟标准的实时监测数据。另一方面,规则动态调整和处罚机制模糊,让企业难以量化合规与风险投入。

图源:ICAS英格尔认证发布的《CBAM白皮书》
长期而言,CBAM 将重构产业竞争格局,形成低碳技术壁垒。碳成本驱动的产业链转移,使得东南亚地区凭借低价可再生能源电价,加速承接欧盟铝加工订单。
同时,CBAM 与欧盟其他法案形成政策组合拳,对全生命周期碳足迹提出追溯要求,加剧贸易壁垒。此外,欧盟借 CBAM 核查推动低碳技术认证,挤压中国主流工艺的市场准入空间。

图源:ICAS英格尔认证发布的《CBAM白皮书》
《CBAM白皮书》重磅发布:企业应对的权威指南
为了帮助企业更好地应对CBAM,ICAS英格尔认证重磅推出《CBAM白皮书》,这份白皮书基于欧盟CBAM条例的深度解析,为企业提供从政策解读到具体操作的权威指南。

图源:ICAS英格尔认证发布的《CBAM白皮书》
《CBAM白皮书》深度剖析了欧盟碳边境调节机制的政策逻辑、实施路径及企业应对策略,为企业提供了清晰的政策导向,同时,从短期合规到长期转型,提出了优化路径,助力企业在全球碳市场中占据先机。

图源:ICAS英格尔认证发布的《CBAM白皮书》
这份白皮书不仅是企业应对CBAM的行动指南,更是企业开启绿色转型、提升国际竞争力的关键工具。
点击如下图片或"阅读原文"按钮,一键下载完整版《CBAM白皮书》,助力企业在复杂多变的政策环境中精准定位,达成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。

声明:本文与《CBAM白皮书》内容皆基于政策阶段性解读,实际合规要求以欧盟官方文件为准
供稿:刘赟
编辑:刘赟
审核:彭雪锋
产品服务体系



低碳与可持续发展方案



扫码立即咨询

